-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
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日前发布。美方取消了共计91%的加征关税,中方相应取消了91%的反制关税;美方暂停实施24%的“对等关税”,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%的反制关税。
一系列成果为两国一度紧张的经贸关系按下“缓和键”,为全球市场注入一剂“稳定剂”,国际舆论给予极高评价。
(一)
会谈达成重要共识,取得实质性进展,这再次证明,平等对话才是大国间解决冲突、相互交往的基本态度。
过去一段时间,美国凭借霸权逻辑对华加征关税、大搞技术封锁,罔顾他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。对此,中国相应构筑起“反制—谈判—平衡”的复合能力。此番在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地日内瓦进行谈判,本身就释放出维护多边主义和对等原则的强烈信号。声明中的“镜像式”调整,中国既未让步于核心利益,也保证了对等互利,映证着唯有相互尊重才有对话空间。
从更深层次看,这一声明的意义还在于让世界看到,中美两国是可以坐下来清晰表明各自态度,澄清相关事实,探讨问题成因,寻求解决方案的。“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”,中国不仅捍卫了自身权益,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了平等话语权。
(二)
中美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,贸易额约占世界五分之一,双方供应链、产业链、价值链相互交融、深度互嵌。
从短期效应看,暂缓关税升级带来直接利好。进口商和出口商的成本压力大幅缓解,主要承压的制造业和农产品出口行业得以喘息,供应链的多级环节因此趋于顺畅:在汽车、消费电子、半导体和能源等高度互补的关键领域,零部件成本下降将提升企业利润空间。同时,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,许多企业也表示会利用这90天窗口加紧出货与备货,以弥补此前因关税飙升造成的损失。
从长期效益看,中美这次暂停加征关税也是全球化效率再平衡的必然选择。全球化生产网络深度绑定,任何单边脱钩行为都将带来难以估量的系统风险。对美方而言,调整关税政策有助于缓解其企业成本压力,为其制造业回流战略争取缓冲期。而中国在扩大市场开放的同时,也通过技术自主创新提升了博弈筹码。“合则两利,斗则两伤”,珍惜善意、相向而行是真正的理性回归。
(三)
“地球足够大,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”。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,中美基本国情不同、发展阶段各异,难免会有一些分歧甚至摩擦,但这不应是你输我赢、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,完全可以互利互惠、相互成就。
这场贸易磋商的“破冰”,双方强调不损害第三方利益、维护供应链稳定的承诺,实质上确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交往原则。这种共识为重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参照:既承认战略竞争的客观存在,又通过制度性安排约束冲突范围;既维护本国核心利益,又承担全球性责任。不仅为缓解紧张局势赢得了空间,也为国际社会处理纷争树立了良好范式。
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,地缘政治冲突频发,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屡屡冲击多边贸易体制和供应链安全,平等协商弥足珍贵。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加强合作,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管控分歧,通过对话为世界争取公义,为未来秩序构建基底,也是题中之义。
(四)
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”。会谈的积极动向,为进一步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础、创造了条件,但诸多细节问题有待进一步磋商。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中美之间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分歧依然存在,此外之前经验也表明,白宫政策并不稳定,时常朝令夕改、出尔反尔,因此美国在经贸政策上的反复并非不可能。
此次美国主动请求关税“休战”,更多源于其国内供应链紧张和金融市场动荡的被动应对,而非对华战略遏制逻辑的根本扭转。纵观当下美国政界,承认中国崛起但倾向以“卡脖子”办法继续竞争的声音很有市场,维护技术霸权、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意图一以贯之。对中美消弭分歧的长期性、复杂性和艰巨性,做好充分思想准备,对未来一段时间中美经贸关系走向,保持理性预期。坚持长期博弈,是底线思维也是长线思维。
(五)
更重要的是,此前一个多月乃至过去多年的交锋,相信世界特别是美国已经明白:关税战、贸易战或者其他什么形式的斗争,中国不愿打但也不怕打。
14亿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与不断释放的内需潜力,完备的产业体系、日益攀升的自主创新能力、成熟且灵活的宏观调控工具等都能随需而动。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,韧性和抗压能力更强,赋予了我们底气。而且,多年大国博弈实践锻造了中国独具特色的“压力转化机制”。外部遏制与压力越大,我们越有动力和共识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,将危机挑战化为发展能量。
风高浪急更显舵手之能。对于中国经济而言,有风有雨是常态,风雨兼程是状态。继续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,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,中国必将为自己、为世界打开更大未来空间。
面对依旧变幻的国际经贸格局,中国有充足的能力将暂时性共识转化为持续性成果。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,深挖合作潜力,拉长合作清单,做大合作蛋糕,这也是中华文明“和而不同”智慧的彰显。
喝红色壹号,展家国情怀!
一号人物,喝红朝壹号!
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“红色壹号酒业”官方微博和公众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