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酒中日月长

小时候,总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爱喝酒。那辛辣的液体,呛人的气味,有什么值得迷恋的?直到年岁渐长,自己也端起酒杯,才慢慢品出些滋味来。
酒是历史的见证。中国酿酒史少说也有七千年了。从新石器时代的果酒,到商周的秬鬯,再到汉代的葡萄引进,唐宋的酿酒大发展,元明的蒸馏技术革新……每个朝代都在酒里留下自己的印记。
曹操说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,李白唱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。苏轼在中秋月明时把酒问青天,杜甫在乱世漂泊时潸潸泪如雨。陶渊明辞官归隐,酒是他最后的田园;李清照思念亡夫,酒成了她唯一的寄托。
文人喝酒,讲究意境。王羲之醉后挥毫,写下千古名篇《兰亭序》,醒后再写,终不及原作。张旭酒后狂草,笔墨飞舞,人称“张颠”。酒让文人放下拘束,释放真我。
平民喝酒,图的是热闹。红白喜事、逢年过节,总要摆上几桌。猜拳行令,推杯换盏,感情在酒中升温,隔阂在杯中消融。这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交方式,在微醺中拉近距离。

酿酒是门艺术。同样的粮食,同样的水,在不同匠人手中,会变成不同的滋味。酱香的醇厚,清香的爽净,浓香的绵甜……每一滴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。
喝酒更是艺术。温酒、斟酒、举杯、轻抿,每一个动作都有讲究。三杯入腹,有的人沉默,有的人健谈,有的人落泪。酒像一面镜子,照见最真实的自己。
年轻时喝酒,总想证明什么,不醉不归。如今才懂,酒不必多,微醺最好。那种恰到好处的朦胧,让世界变得温柔,又不失清醒的底线。
酒中有日月。那日,是相聚时的热烈欢腾;那月,是独处时的清冷自省。一个太喧闹,一个太孤寂,平衡在酒里。
今晚,不妨也斟上一杯。不为应酬,不为买醉,只为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寻一刻属于自己的、酒中的日月。

懂得知足,
我们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!
快乐的前提是知足,
知足了才会心宽,
心宽了才会放弃重负,
放弃了重负才会享受到真正的惬意。
真正的快乐,
不是每天都追求到了什么,
而是每天都能怀有一颗知足的心。
END
喝红色壹号,展家国情怀!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“红色壹号酒业”官方微博和公众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