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陶渊明《饮酒 · 其七》
《饮酒·其七》
陶渊明〔晋代〕
秋菊有佳色,裛露掇其英。
泛此忘忧物,远我遗世情。
一觞虽独尽,杯尽壶自倾。
日入群动息,归鸟趋林鸣。
啸傲东轩下,聊复得此生。
译文、赏析 / 严勇
译文
秋日的菊花绽放着绚丽的光彩,我迎着晨露采摘它的花瓣。
将这能忘却忧愁的菊花浸入酒中,远避尘世的情怀就在心中升腾。
一杯酒虽由我独自饮尽,但酒杯空了,酒壶会自行倾倒续酒。
夕阳西下,世间万物都归于沉静,归巢的鸟儿朝着树林飞去,鸣叫不停。
我在东边的窗前放歌自得,姑且这样度过这自在的人生。
注释
裛 : 通“浥”,沾湿。
掇 : 采摘。
英 : 花。
泛 : 浮。意即以菊花泡酒中。
此 : 指菊花。
群动 : 各类活动的生物。
趋 : 归向。
啸傲 : 谓言动自在,无拘无束。
轩 : 窗。
注释引用:百科
赏析
陶渊明题目为“咏酒”,这首诗自然与酒有关。
“结庐在人境”可以饮一杯,“而无车马暄”可以饮一杯,“采菊东西下”可以饮一杯,在诗人的桃源世界里,似乎处处可饮酒。
因为菊花的绽放,就可以成为饮酒的理由,那么确实生活中值得饮酒的事情就数不胜数了。诗人对于菊花的绽放,报以十二分的热情,我迎着晨露采摘它的花瓣,“裛露掇其英”,正道出了他的迫不及待,菊花早上刚刚绽放,他就去采摘。此句与“采菊东篱下”,意境何其相似,可以看出菊花绽放,是诗人所爱,是诗人偏爱,是下酒必不可少的当季美景。
诗人采来菊花,并非要做“菊花茶”,而是做“菊花酒”,将最美的菊花放入酒杯中,这酒也就有了菊花的味道,有了秋天的味道,有了高洁的味道,有了忘却忧愁的味道,有了远避尘世的味道。“泛此忘忧物,远我遗世情。”菊花一则可泡酒,二则可远世,这才是具体爱菊花的核心所在。
当然,爱菊与爱酒,哪个才是第一位的呢?有句话说的好,小孩才做选择题,大人不做选择题,全爱不行么?想必陶渊明也是皆爱吧!
一边饮着“菊花酒”,一边看着夕阳西下,万物归于沉静,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走了。这也从侧面道出了诗人饮酒时间之长,从早上有露珠去采菊,到落日饮酒,这一天的时光只顾着赏花饮酒了。现在到了傍晚,诗人看到了温馨的一幕,你就是百鸟归巢,且叽叽喳喳,很是快乐。这样的场景,不禁让人想起《归去来兮辞》里“羁鸟念旧林”的诗人。
如此自由,如此快活,真值得“啸傲”,人生苦短,不如及时行乐,诗人的人生态度就是“聊复得此生”,姑且度过这自在的人生,不去管什么功名利禄,快活一时是一时,但饮杯中酒,何管他日事。
至此,为了早上那束沾着露水的菊花,诗人整整喝了一天酒,都说好时光是要慢下来才会体会到的,陶渊明是真慢啊,花一天时间赏花饮酒,你做得到吗?
生活总是充满酸甜苦辣,懂得笑着低下头的,都是聪明人。
有人问左宗棠:“天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?”
左宗棠回答:“三尺。”
提问者不以为然道:
“我们每个人都超过三尺,如果天地间止有三尺,天空岂不都是窟窿?”
左宗棠回答说:“所以啊,我们学会了低头。”
学会低头,百事可为。
低头不是软弱,不是无能,
而是一种气度,一种智慧,一种修养。
END
喝红色壹号,展家国情怀!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“红色壹号酒业”官方微博和公众号。